歷史沿革
陜西省榆林師范學校創(chuàng)建于1926年。1928年7月經省教育廳批準,改校名為“陜西省立第三女子師范學?!?。1936年改稱“陜西省榆林女子師范學?!?,1940年易名為“陜西省立榆林師范學?!?,開始招收男生。1952年由省教育廳正式定名為“陜西省榆林師范學?!薄?/p>
八十年代初,學校辦學規(guī)模擴大,舊校址已不能滿足教學與生活的需求,于是從1983年起在現(xiàn)址籌建新校,1984年開始搬遷,至1989年全部遷入。
辦學條件
師資隊伍學校現(xiàn)有在校生1500多名,教職工172人。設普師、英語、音樂、美術、小學教育大專等專業(yè),有29個教學班。榆師的師資力量雄厚,現(xiàn)有專任教師107人,其中高級講師26人,講師45人,助教26人。近年來,學校非常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陸續(xù)選派各科教師參加研究生課程進修,已結業(yè)者占到了教師總數(shù)的30%。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推動了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幾年來,在省、市組織的各類統(tǒng)考或抽考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教研方面,榆師每學期都確定教研課題,有組織的開展各種教研活動,取得可喜成果。近年來,各科教師在市級以上刊物或出版社公開發(fā)表、出版各種論文、論著約240篇(部),其中在省級以上出版單位發(fā)表的約180篇(部)。校內每年都要進行教研、教改成果和論文評選,160多人次獲優(yōu)秀論文獎。為了總結、交流和推廣已有的教學成果和經驗,學校定期編輯印刷內部資料《教學研究》,現(xiàn)已出至第五集,共收集文章143篇,并與省內外近百所兄弟學校進行交流。此外,各種觀摩課、公開課、示范課、教改實驗課等每學期都按計劃進行。學校每學年舉行一次全校性賽教活動,通過賽教選撥新秀,培養(yǎng)學科教學骨干,現(xiàn)已培養(yǎng)出三名省級教學能手。
院系概況近年來,在陜西省交通廳和陜西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學院黨委一班人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團結帶領全體教職員工和廣大學生,秉承“嚴謹、求實、勤奮、創(chuàng)新”的校訓,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攬全局,緊緊抓住交通行業(yè)飛速發(fā)展的歷史機遇,切實圍繞“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的育人理念,大力弘揚“吃苦實干、愛崗敬業(yè)、默默奉獻、圖強創(chuàng)新”的“鋪路石精神”,立足交通、面向社會、依托陜西、服務西部,堅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革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為重點、以增強實踐技能和動手能力為目標、以服務現(xiàn)代交通建設為導向,頑強拼搏,開拓創(chuàng)新,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績,成為陜西高等職業(yè)技能教育中的一顆明珠。學院先后榮獲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yǎng)水平優(yōu)秀院校、全國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全國交通職業(yè)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創(chuàng)佳評差”最佳單位、陜西省高職高專先進單位、省市兩級文明校園、全省交通系統(tǒng)教育先進單位、全省交通系統(tǒng)“創(chuàng)佳評差”最佳單位、全省交通系統(tǒng)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省市兩級園林式單位、西安市綠化先進單位、全國體育達標先進集體、交通部文明駕校等榮譽稱號。目前,學院正以加強內涵式建設為契機,向創(chuàng)建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的目標邁進。
組織機構
黨委工作部監(jiān)察審計處 | 院工會院團委 |
院辦公室人事勞資處 | 陜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
計劃財務處教務處 | 學生處科研產業(yè)處 |
后勤管理處保衛(wèi)科| | 后勤服務中心圖書館 |
衛(wèi)生所廳職工培訓中心 | 順通咨詢監(jiān)理公司汽車駕駛學校 |
學科體系汽車工程系 | 公路工程系 | 經濟管理系 |
成人教育部 | 信息工程系 | 成人教育部 |
基礎部 | 社科部 | 體育部 |
科學研究
學術資源新榆師擁有美麗而寬闊的校園,教學用地160畝。九十年代開始,隨著中師標準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學校加大投資力度,竭力改善辦學條件,使各項建設指標均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并順利通過原國家教委的檢查驗收。到目前為止,重要的教學設施有:普通教學樓二棟(6525平方米);綜合教學樓一棟(4144平方米);教務辦公樓一棟(1330平方米);單身職工宿舍兼辦公樓四棟(2479平方米);藝術樓一棟(3060平方米);食堂兼禮堂一座(2140平方米);學生公寓樓二棟(5530平方米);體育館一座(3670平方米)??偨ㄖ娣e31347平方米。此外,還擁有占地約60畝的標準化體育場。有多媒體教室、語音室、計算機教室及網(wǎng)絡系統(tǒng)、理化生實驗室、音樂欣賞室、電教室,實現(xiàn)了“三機”(電視機、錄音機、投影儀)進教室。各種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約560萬元。圖書資料約10萬冊,基本上能滿足師生教學和學習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