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翠雀花(學名:Delphinium honanense W. T. Wang)是毛茛科翠雀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可達58厘米,無毛,地生葉,基生葉在開花時枯萎。葉片五角形,表面有少數(shù)糙毛,背面沿脈網(wǎng)疏被糙毛;總狀花序,約有10朵花;下部苞片三裂,其他苞片披針狀線形至線形,花梗斜上展,花近平展;萼片紫色,橢圓狀卵形,花瓣干時黃色,退化雄蕊紫色,5月開花。

分布于中國河南西南部、陜西東南部和南部、湖北西部。生海拔600-1900米間山地林下。

中文名

河南翠雀花

毛莨目(Ranunculales)

植物界

翠雀族(Delphineae Warming)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

木蘭亞綱(Magnoliidae)

拉丁學名

Delphinium honanense

毛茛科(Ranunculaceae)

亞科

翠雀屬(Delphinium Linn.)

河南翠雀花

命名者及年代

W. T. Wang

分布區(qū)域

河南,湖北,陜西

形態(tài)特征

河南翠雀花

多年生草本。莖高48-58厘米,無毛,不分枝,等距地生葉。

基生葉在開花時枯萎。莖下部及中部葉有較長柄;葉片五角形,長6-7厘米,寬7-10厘米,三深裂至距基部約8毫米處,中央深裂片菱形,頂端急尖或短漸尖,中部以下全緣,中部之上邊緣有三角形粗牙齒,不分裂或三淺裂,側(cè)深裂斜扇形,不等二深裂,表面有少數(shù)糙毛,背面沿脈網(wǎng)疏被糙毛;葉柄長為葉片的1.5-2倍,有少數(shù)開展的糙毛。

總狀花序長8-11厘米,約有10花;下部苞片三裂,其他苞片披針狀線形至線形,長0.8-1.7厘米;軸和花梗被反曲的短柔毛和開展的黃色短腺毛;花梗斜上展,長0.8-2.6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線形,長5-8毫米,寬0.5毫米;花近平展;萼片紫色,橢圓狀卵形,長1.5-1.6厘米,外面疏被短柔毛,距鉆形,長2-2.1厘米,基部粗3毫米,稍向下彎曲;花瓣干時黃色,無毛;退化雄蕊紫色,瓣片近方形,二深裂,腹面有黃色髯毛,爪與瓣片近等長;雄蕊無毛;心皮3,無毛。5月開花。[1]

生長環(huán)境

生長于海拔600-1900米間山地林下。喜涼爽通風、日照充足的干燥環(huán)境和排水通暢的砂質(zhì)壤土。耐旱植物,喜光植物。陽性,耐半陰,性強健,耐干旱,耐寒,喜冷涼氣候,忌炎熱。

分布范圍

分布于中國河南西南部、陜西東南部和南部、湖北西部。模式標本采自河南西峽。[1]

主要價值

植株挺拔、葉片清秀、花序飽滿、著花繁密等特點,可用在花園中。

根可供藥用,治頭痛、腰背痛等癥(陜西中草藥)。

近種區(qū)別

該種很近淡紫翠雀花,這二種葉的中深裂片都不分裂或不明顯三淺裂;本種葉的中深裂下部邊緣直,葉脈網(wǎng)不明顯,退化雄蕊的瓣片二深裂而與后者不同。

主要變種

河南翠雀花

毛梗翠雀花

云霧七

(陜西平利)

Delphinium honanense var.piliferum W. T. Wang,

與河南翠雀花的區(qū)別:莖較高,1米左右,上部分枝;莖下部葉掌狀五深裂;花梗無黃色腺毛,只被白色柔毛。產(chǎn)陜西東南部。生山地草坡。模式標本采自陜西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