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隸屬于湖北省荊州市,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東南端,以境內最大的湖泊——洪湖而命名,地跨東經113°07′~114°05′,北緯29°39′~30°12′之間,東南瀕長江,與嘉魚縣、赤壁市及湖南省臨湘市隔江相望;西傍洪湖與監(jiān)利接壤;北依東荊河與漢南區(qū)、仙桃市相鄰,總面積2519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4月,洪湖市轄2個街道辦事處、14個鎮(zhèn)、1個鄉(xiāng)。2016年,洪湖市戶籍人口93.19萬人。

洪湖市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呈緩傾斜,為四湖(長湖、三湖、白露湖、洪湖)諸水匯歸之地,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6℃左右,為著名老區(qū)、百湖之市、水產之都、旅游勝地和湖北工業(yè)新城。

洪湖是國際重要濕地。洪湖市內共有大小湖泊102個,境內洪湖是中國重要的濕地自然保護區(qū),被譽為“湖北之腎”,洪湖市系武漢城市圈觀察員城市、鄂西生態(tài)文化旅游圈成員單位、全省第二批城鄉(xiāng)一體化試點城市。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qū)分縣名單。2019年9月20日,獲得全國綠化模范單位榮譽稱號。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21年,洪湖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319.02億元。

中文名

洪湖市

車牌代碼

鄂D

別名

水鄉(xiāng)

地理位置

長江中下游,江漢平原東南部

面積

2519平方公里

人口
方言

西南官話-江漢平原方言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電話區(qū)號

0716

政府駐地

新堤街道文泉大道

下轄地區(qū)

2個街道,14個鎮(zhèn),1個鄉(xiāng)

外文名

Honghu City

郵政區(qū)碼

433200

機場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火車站

荊州站

著名景點

湖北洪湖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qū)

行政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qū)

中國湖北荊州市

市花市樹

荷花

行政區(qū)劃代碼

421083

市花

荷花

所屬省

湖北

GDP

319.02億元(2021年)

歷史沿革

古代

洪湖市以其境內最大的湖泊——洪湖而命名。洪湖作為地名,最早始見于明朝《嘉靖·沔陽志》所載:“上洪湖,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又十里為下洪湖,受鄭道、白沙、壩潭諸水,與黃蓬相通”,“夏洪湖大水,湖河不分,容納無所,泛濫沿岸,諸垸盡沒,湖垸不分”。

夏商時代,為古云夢地,屬“禹貢”荊州之域。

西周時期周武王(姬發(fā)),封為州國,都城在今黃蓬山;楚武王四十年(前701年),州國和江漢間其它小國都被楚國吞并;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后,古州國地屬南郡。

西漢初年(前206年),更南郡為臨江國;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戰(zhàn)勝項羽,建立漢朝,恢復南郡,設置州陵縣,縣治在黃蓬山。

新莽代漢(9年),南郡改稱南順郡,州陵改為江夏,縣治在今新灘口。

東漢建武元年(25年),恢復西漢郡縣原名;建安十三年(208年),州陵轄屬東吳江夏郡。

洪湖市風光

西晉永興二年(305年),因蜀亂割南郡的華容、州陵、監(jiān)利三縣,別立豐都合四縣僑置成都郡,隸屬成都王穎國。

南朝時,州陵縣先后屬巴陵郡、州城郡;北朝西魏文帝大統(tǒng)十七年(551年),裁撤州陵、惠懷二縣,改置建興縣,隸屬沔陽郡,縣治遷到今仙桃市沔陽老城。

隋唐五代至宋元明清,今洪湖市境域疆屬屢更,郡縣變動頻繁,大多與沔陽有分有合,或升或降,其間曾名玉沙縣、附廓縣、文泉縣等。

近現代

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置縣,沔陽縣屬湖北省江漢道。

民國十五年(1926年),廢除道,在新堤設市,直隸屬湖北省政府。未久,撤市并入沔陽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于新堤設置沔陽地區(qū)專員公署,新堤為專署直轄市。

1951年5月,沔陽專區(qū)并入荊州地區(qū)專員公署;同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決定,將沔陽縣東荊河以南區(qū)域,以及監(jiān)利縣東部、嘉魚縣長江北部、漢陽縣西南部的毗鄰區(qū)域劃出,建立洪湖縣,屬湖北省荊州地區(qū)專員公署管轄。

洪湖市

1987年7月31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撤銷洪湖縣,設立洪湖市,行政區(qū)域、隸屬關系不變。洪湖市現屬湖北省荊州市管轄。

地理環(huán)境

位置境域

洪湖市地跨東經113°07′~114°05′,北緯29°39′~30°12′之間,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北岸,江漢平原東南端。東南瀕長江,與嘉魚縣、赤壁市及湖南省臨湘市隔江相望;西傍洪湖與監(jiān)利縣接壤;北依東荊河與漢南區(qū)、仙桃市相鄰。洪湖市東西最長94公里,南北最寬62公里。

地形地貌

洪湖全境歷史上屬云夢澤東部的長江泛濫平原,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呈緩傾斜,形成南北高、中間低、廣闊而平坦的地貌,海拔大多在23~28米之間。最高點是螺山主峰,海拔60.48米;最低點是沙套湖底,海拔只有17.9米。洪湖市平均坡度約為0.3%,境內河渠縱橫交織,湖泊星羅棋布。

氣候特征

?綜述

洪湖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夏長,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夏熱冬冷,降水集中于春夏,洪澇災害較多。

?氣溫

洪湖市年平均氣溫16.6℃左右。全市氣溫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遞減,常年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3.8℃,極端最低氣溫-13.2℃(1977.1.30)。常年最熱月為7月和8月,平均氣溫28.9℃,極端最高氣溫39.6℃(1971.7.21)。日溫差平均在7.7℃左右,6、7月最小,為7.2℃;10月最大為8.7℃。地面溫度,歷年平均為19℃,地面極端最高溫度為69.2℃(1970.8.2),地面極端最低溫度為-20.1℃(1977.1.30)。

?日照

洪湖市平均日照在1980~2032小時之間,平均每天日照5.4~5.6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45%。各月日照時數以6~8月最多,達700~750小時,占全年的35.8%~36.9%;12~2月最少,只占全年的18.8%。

?降水

洪湖境內年均降雨日為135.7天,降雨量在1060.5~1331.1毫米之間。降雨量最多的是1954年的2309.4毫米,最少的是1968年的774.4毫米。年降雨量的地域差異明顯,春季以南部的螺山最多、北部的峰口最少,兩地差值為112.8毫米。夏季各地降雨量普遍增加,4~10月降雨量約占全年降雨量的74%,降雨空間分布是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全市年平均暴雨日數為38天,5~6月為一年中暴雨最多的時段,占51.4%。

水文

洪湖湖區(qū)為“四湖”(長湖、三湖、白露湖、洪湖)諸水匯歸之地,因而成為具有江南地理特征的水網地區(qū),素有“百湖之市”、“水鄉(xiāng)澤國”之稱。主要河渠除南沿長江、北依東荊河外,區(qū)域內還有內荊河、“四湖”總干渠、洪排河、南港河、陶洪河、中府河、下新河、蔡家河、老閘河等大小河渠113條,總長度達900公里;千畝以上的湖泊有洪湖、大沙湖、大同湖、土地湖、里湖、沙套湖、肖家湖、云帆湖、東汊湖、塘老堰、洋圻湖、后湖、太馬湖、金灣湖、形斗湖等21個。

境內主要河流、湖泊

河流、湖泊

備注

長江上由監(jiān)利的韓家埠入境,經螺山、新堤、龍口、大沙、燕窩等地,至新灘口的胡家灣出境,長約135公里。
東荊河由監(jiān)利的陳家灣入境,東流經郭口、施家港、朱市、白廟后,折向東南而行,到小長河口水分兩支,北支入仙桃境內東去,東支注入長江。市境內東荊河長92公里,為該河總長度的52.89%。
內荊河從監(jiān)利的古墩入境,流經瞿家灣、沙口、小港等地后入長江,市境內長140.5公里,占內荊河道總長的39.34%。
“四湖”總干渠起自荊門市的長湖,由監(jiān)利縣的柳家湖入境,至新灘排水閘入長江,市境內長95.5公里,占全渠總長度的51.76%。
展開表格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煤,分布在烏林鎮(zhèn)香山-鳳山一帶,礦層薄,深度、品位低,工藝復雜,成本高,無開采價值。

石油,分布在瞿家灣、沙口、汊河、峰口、萬全地區(qū)。瞿家灣、沙口生油區(qū)的地層厚度大于2500米,生油巖厚度一般為150~250米,最厚大于265米,但未發(fā)現生油深洼子。峰口、萬全生油區(qū)的地層厚度大于3500米,生油巖厚度一般為300~800米,最厚大于1000米,已獲得工業(yè)油流。

天然氣,分布在螺山、新堤、烏林、濱湖一帶,普遍見氣顯示,鉆探試測表明,氣藏已被地表水沖刷破壞,日產量均在1000立方米以下。

水資源

洪湖市境內洪湖為湖北省第一大淡水湖,平均水深1.35米,洪水期深2.32米。當水位在24.5~26米時,湖水面積可達60萬畝,其相應蓄水容積為5.5~8億立方米。

烏林溫泉

洪湖市地表水資源為19.10億立方米,占湖北省水資源總儲量1.9%,人均2528立方米。年開采的地下水約為490萬立方米。生物資源

洪湖

洪湖市野生動植物約有800余種。有飛禽168種,其中可見但不常見的有87種,為數最多的有獐雞(骨頂雞)、針尾鴨、旱鴨、雞鴨、八鴨、白眉鴨、水雉、扇尾沙錐、土燕子、灰喜鵲等17種。獸類14種,低棲動物22種。共有浮游動物169種。

洪湖市野生植物共有42科193種。主要樹種有池杉、水杉、落雨杉、榆樹、旱柳、楓楊、泡桐、苦楝、刺槐、意楊、喜樹等。竹類以桂竹、毛竹為主,另有少量楠竹。有水生高等植物30科68種。其中蓮藕、菱角、茭白、茨菰等年產量居湖北省首位。野生中藥材主要有兩面針、魚腥草、蘆根、車前草、毛蠟燭、水蜈蚣、羊蹄、土牛膝等20余種。

洪湖市有魚類59種,隸屬7目、18科,其中鯉科魚類占58.5%。洪湖濕地有國家Ⅱ級保護魚類胭脂魚、鰻鱺(歷史記錄);省級重點保護魚類有大湖短吻銀魚、鳤。在眾多的魚類資源中,兇猛和肉食性魚類占57.4%,如烏鱧、鱖、黃顙魚、黃鱔、青魚;雜食性魚類,占22.2%,如鯽、鳤、泥鰍、胭脂魚;以水草為食的僅占7.4%,如草魚、鳊魚;以藻類和腐屑為食的有鰟鮍魚和鲴類共7種,占13%;而食浮游生物的僅鰱、鳙2種。

土地資源

洪湖市的國土面積為2519平方公里,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39%。其中:農用地248.72萬畝,占國土面積(下同)的66.49%。其中耕地(含水田、旱地、菜地)154.10萬畝,占41.2%;園地1.81萬畝,占0.48%;林地9.41萬畝,占2.51%;其他農用地83.41萬畝(含坑塘13.3萬畝、養(yǎng)殖水面36.32萬畝、農用道路用地5.17萬畝),占22.3%。

建設用地24.84萬畝,占6.64%。其中交通運輸用地7246畝,占0.19%;居民及工礦用地19.60萬畝,占5.24%;水利設施用地4.51萬畝,占1.21%。

未利用地100.5萬畝,占26.87%。其中河流面積18.81萬畝,占5.03%;湖泊面積58.23萬畝,占15.57%;葦地面積7.51萬畝,占2.0%;灘涂面積15.04萬畝,占4.02%。

行政區(qū)劃

截至2020年,洪湖市下轄2個街道、14個鎮(zhèn)、1個鄉(xiāng),另有3個管理區(qū)(農場),共20個鄉(xiāng)鎮(zhèn)辦區(qū)和洪湖經濟開發(fā)區(qū),下轄32個居民委員會、233個村民委員會;272個居民小組、2742個村民小組。政府駐新堤街道文泉大道。

洪湖市行政區(qū)劃

區(qū)劃名稱

人口

面積

區(qū)劃名稱

人口

面積

新堤街道122592人48.1平方公里曹市鎮(zhèn)56808人100.7平方公里
濱湖街道29270人75.7平方公里府場鎮(zhèn)19331人27.4平方公里
螺山鎮(zhèn)37826人140.5平方公里戴家場鎮(zhèn)57035人105.5平方公里
烏林鎮(zhèn)51157人118.6平方公里沙口鎮(zhèn)50190人121.5平方公里
展開表格

人口民族

人口

2015年,洪湖市有戶籍人口92.73萬人,其中戶籍非農業(yè)人口21.82萬人,農業(yè)人口70.91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9697人,出生率21.2‰,死亡人口5059人,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長率15.8‰。年末常住人口84.9萬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36.28萬人,城鎮(zhèn)化率42.73%。

2016年,洪湖市有戶籍人口93.19萬人,其中戶籍非農業(yè)人口29.51萬人,非農業(yè)人口63.6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2862人,出生率13.8‰,死亡人口5232人,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長率8.2‰。年末常住人口84.79萬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38.44萬人,城鎮(zhèn)化率45.33%。

2019年,洪湖市戶籍人口91.32萬人,其中戶籍非農業(yè)人口36.92萬人,農業(yè)人口54.40萬人。出生人口9123人,出生率9.9%,死亡人口3888人,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長率5.7%。常住人口80.68萬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39.74萬人,城鎮(zhèn)化率49.26%,比上年提高0.58%。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洪湖市常住人口698188人。[3]

民族

洪湖市有13個少數民族,分別是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壯族、彝族、侗族、黎族、滿族、羌族、仫佬族、朝鮮族、瑤族,總人口6500余人,占全市總人口的0.69%。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是回族,有5600余人,主要分布在老灣回族鄉(xiāng)(3800人)和城區(qū)(約1500人)。大同、大沙、龍口、烏林等鄉(xiāng)鎮(zhèn)零星分布。

經濟

綜述

2016年,洪湖市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213.10億元,比2015年增長6.9%。其中第一產業(yè)實現增加值64.64億元,比2015年增長3.9%;第二產業(yè)增加值70.95億元,比2015年增長5.9%;第三產業(yè)增加值77.51億元,比2015年增長10.3%。第一、二、三產業(yè)比例30.3:33.3:36.4,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25136元。

2019年,洪湖市地區(qū)生產總值306.15億元,比2018年278.26億元增加27.89億元,比2018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83.26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yè)增加值97.88億元,增長12.6%;第三產業(yè)增加值125.01億元,增長9.5%。第一、二、三產業(yè)比例由2018年28.2:31.3:40.5調整為27.2:32.0:40.8,第二和第三產業(yè)占比分別上升0.7和0.3%,第一產業(yè)下降1.0%。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由2018年34383元提高到37946元。

2019年,洪湖市居民消費品價格上漲3.3%,比2018年上升1.5%。其中:食品價格上漲8.1%,比2018年上升7.0%。醫(yī)療保健價格上漲0.9%,比2018年下降1.7%。居住價格上漲2.8%,比2018年下降1.0%。城鎮(zhèn)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54元,增長10.2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83元,增長9.28%。

2021年,洪湖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319.02億元。[9]

第一產業(yè)

2016年,洪湖市實現農業(yè)總產值127.1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5年增長4.1%,其中:農業(yè)產值33.77億元,林業(yè)產值1.13億元,牧業(yè)產值13.87億元,漁業(yè)產值72.49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yè)產值5.96億元,農業(yè)產值增幅與2015年持平,林業(yè)產值和牧業(yè)產值分別比2015年下降3.5%、4.0%,漁業(yè)產值和農林牧漁服務業(yè)產值分別比2015年增長6.0%、9.7%。

2016年,洪湖市糧食播種面積142.28萬畝,比2015年減少1.96萬畝,下降1.4%。全年糧食總產65.95萬噸,比2015年減少7.45萬噸,下降10.1%。

2016年,洪湖市棉花總產量4102噸,比2015年下降25.0%。油料總產量8.28萬噸,比2015年下降3.4%。全年生豬出欄43.21萬頭,比2015年下降5.9%;家禽出籠422.38萬只,比2015年下降18.0%;全年水產品產量48.52萬噸,比2015年下降0.1%,水產養(yǎng)殖面積87.73萬畝,比2015年增長0.8%。

2019年,洪湖市農業(yè)總產值149.85億元,比上年增長3.7%。其中:農業(yè)產值39.33億元,林業(yè)產值2.44億元,牧業(yè)產值11.45億元,漁業(yè)產值86.66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yè)產值9.98億元。糧食播種面積142.99萬畝,比上年減少7.18萬畝,下降4.8%。糧食總產65.29萬噸,比上年減少3.42萬噸,下降5.0%。

2019年,洪湖市棉花總產量2456噸,比上年下降15.0%。油料總產量7.94萬噸,比上年下降0.6%。生豬出欄31.81萬頭,下降9.4%;家禽出籠430.72萬只,增長11.3%;水產品產量39.23萬噸,增長0.1%,水產養(yǎng)殖面積86.25萬畝,下降0.3%。

第二產業(yè)

2016年,洪湖市121家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完成總產值260.38億元,比2015年增長7.5%,規(guī)模工業(yè)增加值增長6.0%,其中45家農產品加工企業(yè)完成工業(yè)總產值201.20億元,比2015年增長13.4%,18家高新技術企業(yè)實現工業(yè)增加值36.49億元,占GDP比重17.12%。

2016年,洪湖市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實現主營業(yè)務收入223.09億元,比2015年增長1.7%;實現利稅13.41億元,比2015年增長0.2%。全部工業(yè)企業(yè)入庫稅金2.22億元,比2015年下降1.3%,其中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入庫稅金1.59億元,比2015年增長18.0%。

2016年,洪湖市資質以上建筑企業(yè)完成建筑業(yè)總產值23.39億元,比2015年增長0.1%,實現增加值11.71億元,比2015年增長6.8%。

境內主要經濟開發(fā)區(qū)
湖北府場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湖北洪湖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洪湖新灘經濟合作區(qū)---

2019年,洪湖市130家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總產值243.59億元,增長16.9%,規(guī)模工業(yè)增加值增長12.8%。其中44家農產品加工企業(yè)工業(yè)總產值157.79億元,增長12.8%。高新技術企業(yè)工業(yè)增加值32.62億元,占GDP比重10.7%。

2019年,洪湖市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181.29億元,比上年增長16.9%;利稅15.34億元,增長17.6%。工業(yè)企業(yè)入庫稅金4.36億元,增長29.8%。其中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入庫稅金3.31億元,增長34.7%。

2019年,洪湖市資質以上建筑企業(yè)建筑業(yè)總產值40.80億元,比上年增長18.7%,增加值14.30億元,比上年增長14.1%。

第三產業(yè)

2016年,洪湖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1億元,比2015年增長11.7%,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30.42億元。

2016年,洪湖市交通運輸和郵電業(yè)實現增加值12.97億元,比2015年增長5.6%。郵電業(yè)務總收入4.35億元。年末全市移動電話達到47.21萬部,固定電話5.85萬部,互聯網用戶達10.25萬戶。

2016年,洪湖市旅游人數478萬人次,比2015年增長25.2%。旅游業(yè)總收入28億元,比2015年增長27.6%。

2016年,洪湖市金融機構(含郵儲)各項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分別為229.82億元和108.53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23.59億元和1.94億元,其中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171.81億元,比年初增加20.99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洪湖市固定資產投資142.62億元,增長16.4%。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110.21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工業(yè)性固定資產投資48.56億元,增長13.9%。房地產開發(fā)投資19.75億元,增長22.7%。商品房銷售面積74.05萬平方米,增長13.5%。

內外貿易

2019年,洪湖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6.10億元,增長11.8%。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49.47億元,增長18.1%。外貿出口總額9807.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8.0%。實際利用外資364萬美元。

旅游業(yè)

2019年,洪湖市旅游人數69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5%。旅游業(yè)總收入40億元,比上年增長14.3%。

財政金融

2019年,洪湖市地方財政總收入15.83億元,比上年增長9.1%。其中稅收收入12.96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55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地方稅收7.68億元,占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72.83%,比上年上升5.82%。財政八項支出43.77億元,比上年增長7.5%。

2019年,洪湖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分別為319.38億元和158.93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24.94億元和20.42億元。其中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233.98億元,比年初增加27.07億元。金融貸存比49.76%,比上年高出2.72%。

文化

文化習俗

洪湖市是三國文化與楚文化的交匯地。

?荷花節(jié)

相傳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是荷花的生日,又稱“荷花節(jié)”,洪湖市湖區(qū)最重此節(jié)。在荷花盛開的季節(jié)舉辦此節(jié)。節(jié)日期間,舉辦賞荷、詠荷、評選荷花小姐以及賽龍舟、看文藝演出等活動。

?端午賽龍舟

端午節(jié)賽龍舟是湖區(qū)人民憑吊屈原的一種獨特方式。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全市各集鎮(zhèn)自發(fā)舉行龍舟賽。

?趕鼓

趕鼓是洪湖民間歌舞,也是湖北省稀有的民間歌舞品種,流傳在洪湖燕窩鎮(zhèn)地帶。趕鼓屬“民間勞動歌舞”范疇,其表演形式是一領(唱)眾和。

?舞獅子

舞獅子流行洪湖各地,以曹市、戴家場、峰口等地最為突出。

?洪湖漁鼓

漁鼓,也稱“筒筒子腔”。它大約產生于明清時代。據說開始的漁鼓筒是用木雕制成魚形,以后改用竹筒,一般筒的直徑為指,一端蒙上黑魚皮(今多用豬心膜),因此而得名。

特色美食

?洪湖白蓮

特色飲食及特色產品

白蓮是中國南方湖區(qū)的特產,尤以“千湖之省”湖北產量最盛。洪湖河港眾多,湖泊連片,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所產蓮米子大肉厚,營養(yǎng)豐富,被列為朝廷貢品。

?紅繞野鴨

紅繞野鴨是洪湖地區(qū)的傳統(tǒng)名肴。三國時期,曹操南征,為鼓舞士氣,亦有先至烏林者,嘗食紅繞野鴨傳說。

?洪湖御膳藕丸

洪湖御膳藕丸,以藕為主要原料,用油炸而成。相傳乾隆皇帝在品嘗藕丸回京后,把藕丸定為了御膳。其制作過程是:取鮮藕去節(jié),刮皮洗凈,用泥缽磨成粉末狀。將其放入鋪有紗布的筲箕中濾干水汁,拌之姜末、蔥末、胡椒、食鹽、味精、麥醬、少許糖粉等佐料,搓捏成雞蛋黃大上的丸子,并針桂花包在其中,滾上芝麻,用油炸成金黃色撈出。

特色美食
鯉魚跳龍門藜蒿炒臘肉生爆鴨片桂花糯米藕
名優(yōu)特產
名優(yōu)特產
小龍蝦鮰魚青蝦河蟹
甲魚菱角羽絨服
咸鴨蛋黃鱔珍珠家養(yǎng)野鴨
小黃魚蓮藕烏魚蓮子
羽毛扇貝雕蓮芯---

交通

洪湖市境內武監(jiān)高速公路過境,其中武漢至洪湖段(漢洪高速公路)已經建成通車。2016年,洪湖市全市年末公路通車里程3301公里,比2015年增加53公里,其中等級公路3271公里。

截至2016年,洪湖市有公交線路9條,其中延伸至周邊鄉(xiāng)鎮(zhèn)3條;公交車94輛,出租車掛靠經營50輛。建設公交站點131個,年運力1450萬人(次)。

截至2019年,洪湖市公路通車里程3507公里,比上年增加160公里,其中等級公路3488公里。

社會

教育

2016年,洪湖市學校共有94所,其中小學、普通中學和職業(yè)中學分別50所、41所和3所,在校學生7.27萬人,其中小學、普通中學和職業(yè)中學分別為4.21萬人、2.84萬人和0.21萬人。幼兒園65所,在園幼兒2.50萬人。

截至2019年,洪湖市學校共90所,其中:小學、普通中學和中等專業(yè)學校分別為48所、40所、1所,另有特殊學校1所。在校學生7.79萬人。其中:小學、普通中學和中等專業(yè)學校分別為4.44萬人、3.04萬人、0.28萬人。幼兒園76所,在園幼兒2.22萬人。

境內主要學校

類別

名稱

高中洪湖市大同湖高級中學洪湖市賀龍高級中學
洪湖市園林中學洪湖市登峰學校
洪湖市第三中學洪湖市第二中學
洪湖市第一中學洪湖市育才學校
展開表格科技

2016年,洪湖市有省級農業(yè)科技示范基地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新增4家高新技術企業(yè),成功申報國家、省級科技計劃項目6個。專利申請量213件、授權量157件。

2019年,洪湖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yè)7家,高新技術企業(yè)共30家,納入高新技術產業(yè)增加值統(tǒng)計企業(yè)66家。高新技術產業(yè)增加值占GDP比重10.65%,新增1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è),新增科技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10家孵化器企業(yè)44家。技術合同登記6億元,專利授權總量129件,其中發(fā)明專利獲得5件授權。

文化事業(yè)

2016年,洪湖市共有劇場、影劇院數5個,圖書館藏書65980冊。

截至2019年,洪湖市共有劇場、影劇院數4個,圖書館藏書8.81萬冊。

醫(yī)療衛(wèi)生

2016年,洪湖市有醫(yī)院、衛(wèi)生院30家,醫(yī)院、衛(wèi)生院技術人員2898人,比2015年增加141人,各類病床2640張,比2015年增加183張。

截至2019年,洪湖市共有醫(yī)院、衛(wèi)生院29家,醫(yī)院、衛(wèi)生院技術人員2941人,比上年增加105人,各類病床3316張,比上年增加274張。

境內主要醫(yī)療機構
洪湖市人民醫(yī)院洪湖市中醫(yī)院
荊州市傳染病醫(yī)院荊州市婦幼保健院
荊州市惠民醫(yī)院荊州市中醫(yī)醫(yī)院
荊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荊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荊州市中心醫(yī)院
社會保障

2016年,洪湖市城鎮(zhèn)養(yǎng)老保險參保人數15.05萬人,城鎮(zhèn)醫(yī)療保險參保人數19.77萬人,3.24萬人參加失業(yè)保險,參加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人數分別為3.84萬人和1.39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參保人數64.83萬人,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參保人數31.22萬人。城鎮(zhèn)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15萬人,農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93萬人。

2019年,洪湖市新增城鎮(zhèn)就業(yè)7548人,登記失業(yè)率2.50%。10個貧困村脫貧出列,3070戶、9468人順利脫貧,貧困發(fā)生率0.48%。城鎮(zhèn)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參保人數18.39萬人,居民基本養(yǎng)老參保人數42.53萬人,基本醫(yī)療保險參保人數74.07萬人,失業(yè)保險參保人數3.20萬人。

旅游

綜述

洪湖市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所在地,是全國八大根據地之一,留下了豐厚的紅色旅游資源。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7處。

主要景點

?洪湖

洪湖是洪湖市知名度最高的綜合性旅游景區(qū)。洪湖景區(qū)以自然景物為主,以水、蓮、魚、鳥和漁家民俗等為賞玩對象,以泛舟、垂釣、采蓮、觀鴨(鳥)為主要賞玩內容。其中藍田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已被評定為國家4A級風景區(qū)。

洪湖藍田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

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qū),以洪湖為主要保護區(qū)域,成立于1996年。保護區(qū)面積37088公頃,以水生和陸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組成的湖泊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未受污染的淡水資源以及濕地生物多樣性為主要保護對象。洪湖濕地于2000年12月升格為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qū),2008年已升級為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qū)。

?烏林歷史名勝風景區(qū)

烏林歷史名勝風景區(qū)

烏林位于洪湖市城區(qū)以東15公里處,隔江與南岸的赤壁市赤壁山相對,是江漢平原罕見的丘陵地帶。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火燒烏林”就發(fā)生在這里。主要相關景點有:白骨塌;紅血巷;烏林寨;曹操灣;搖頭山;放馬場;曹公祠。

?湘鄂西蘇區(qū)革命烈士紀念館

湘鄂西蘇區(qū)革命烈士紀念館

湘鄂西蘇區(qū)革命烈士紀念館又稱烈士陵園,落成于1984年11月10日。館址坐落于中心城區(qū)西南緣的長江之濱,陵園占地面積300畝,原國家主席李先念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1987年10月,該館被國家民政部定為全國重點烈士陵園。

代表人物

姓名

備注

倪文俊元代農民起義領袖。
陳友諒元代農民起義領袖。
黃新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曾任成都軍區(qū)司令員,裝甲兵司令員。
楊秀山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曾任西北第二軍副軍長等職。
尹詩炎曾任鐵道部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顧問等職。
展開表格

獲得榮譽

全國科技進步示范縣(市)全國農田水利建設先進縣(市)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市中華詩詞之鄉(xiāng)中國楹聯文化城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湖北省基層黨建先進縣(市)湖北省文明城市2019年國家園林城市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qū)分縣2018-2020周期國家衛(wèi)生城市(區(qū))2020年“與愛同行惠游湖北”活動先進縣、市、區(qū)[2]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2021年6月,洪湖市上榜2021年農產品電商百強縣名單,代表農產品為咸鴨蛋、水產品(大閘蟹)。[7]2022年5月,入選湖北省2022年第一批城市建設領域省級試點名單。[8]2022年9月,入選全國農產品生產貢獻力百強縣名單。[10]湖北省平安縣市湖北省水產大縣湖北省優(yōu)勢農產品建設先進縣(市)湖北省雙擁模范城市湖北楹聯文化城市湖北省園林城市湖北省衛(wèi)生城市湖北省科技創(chuàng)新先進市全國綠化模范單位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國家級漁業(yè)健康養(yǎng)殖示范縣(第六批)[1]整縣(市、區(qū))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fā)試點2020年2月26日,湖北省洪湖市洪湖水生蔬菜中國特色農產品優(yōu)勢區(qū)被認定為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yōu)勢區(qū)。2021年1月,農業(yè)農村部公布國家級漁業(yè)健康養(yǎng)殖示范縣(第六批)名單,洪湖市上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