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早期演變
朝鮮共產黨領導人金斗奉
1925年4月,朝鮮共產黨成立,領導人為金斗奉(又譯金枓奉)和樸憲永。1928年,因內部宗派斗爭被共產國際下令解散。此后由于共產國際提出的“一國一黨”原則,流亡中國的朝鮮共產主義者未能再組建新的政黨。在日本占領時期,朝鮮還存在過高麗共產黨、工農總同盟、青年總同盟、韓人社會黨、火曜會、漢城青年會等共產主義組織。
1945年8月,蘇聯(lián)紅軍進入朝鮮半島北部,此時原朝鮮共產黨的大多數(shù)成員在朝鮮半島南部從事地下活動,因此蘇聯(lián)方面委托原東北抗日聯(lián)軍中級軍官金日成隨蘇聯(lián)紅軍一道返回朝鮮并在朝鮮半島北部重建朝鮮共產黨。
1945年10月10日,北朝鮮共產黨中央組織委員會在平壤成立,金日成任中央責任書記。
1946年3月,原在中國延安、太行山地區(qū)活動的朝鮮獨立同盟改組成朝鮮新民黨,領導人為金斗奉。同年8月,北朝鮮共產黨與朝鮮新民黨合并為北朝鮮勞動黨。
1946年11月,南朝鮮共產黨(1945年9月成立,領導人為樸憲永)、朝鮮人民黨(1946年11月成立)、南朝鮮新民黨(1946年7月成立)也合并為南朝鮮勞動黨。
1948年3月28日,北朝鮮勞動黨召開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了金日成提出的爭取祖國自主統(tǒng)一的斗爭方針。
1949年6月30日,由于韓國的李承晚政府鎮(zhèn)壓,南朝鮮勞動黨的大多數(shù)領導人轉移到朝鮮半島北部。朝鮮半島南北的勞動黨合并成統(tǒng)一的朝鮮勞動黨,并選舉金日成為委員長。并將朝鮮勞動黨建黨紀念日定為10月10日。
執(zhí)政建設1950年6月~1953年7月,在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大力援助下,朝鮮勞動黨領導朝鮮軍民,取得朝鮮戰(zhàn)爭的勝利。
1953年8月,召開朝鮮勞動黨的二屆六中全會,規(guī)定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同時發(fā)展輕工業(yè)和農業(yè)的戰(zhàn)后經濟建設的基本路線,提出恢復和發(fā)展戰(zhàn)后國民經濟的任務。
1956年4月,召開朝鮮勞動黨的第三次代表大會,提出打下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基礎、基本解決人民衣食住問題的基本任務。
1958年3月召開的第一次黨代會對黨內反宗派斗爭進行了總結,提出了加強黨的統(tǒng)一和團結問題。此次會議結束了勞動黨建黨以來長期存在于黨內的宗派集團之間的激烈斗爭,并“樹立和鞏固了以金日成同志為首的正確的馬列主義領導核心”。

金日成
1961年9月,召開朝鮮勞動黨的第四次代表大會,強調反對修正主義、宗派主義、地方單位主義、家族主義,維護黨的統(tǒng)一與團結,改善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在1966年10月召開的第二次黨代會上,金日成發(fā)表了《目前形勢和我黨的任務》報告,分析了國際形勢,闡明了朝鮮勞動黨對社會主義國家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fā)展的原則立場。該報告被認為是勞動黨綱領文獻,指明了朝鮮革命的光明前程。
1970年11月,召開朝鮮勞動黨的第五次代表大會,宣布朝鮮已實現(xiàn)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完成了建立社會主義工業(yè)國的歷史任務。
1980年10月,召開朝鮮勞動黨的第六次代表大會,金日成提出建立高麗民主聯(lián)邦共和國、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的方案,并闡述了十大施政方針。在這次大會上,金正日當選為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和中央軍委委員,確立了接班人的地位。
1994年,金日成逝世后,金正日成為朝鮮勞動黨最高領導人。
2010年9月28日,朝鮮勞動黨召開黨代表會議,選舉朝鮮勞動黨最高指導機關。金正日獲得連任。朝鮮國防委員會第07號決定,授予李英浩朝鮮人民軍次帥稱號。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正日27日下達第0051號命令,任命金敬姬、金正恩、崔龍海等6人為大將。
2010年10月10日朝鮮勞動黨慶祝建黨65周年,在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式。
2016年5月9日,金正恩當選為朝鮮勞動黨委員長。
政黨性質
朝鮮平壤主體思想塔前方的朝鮮勞動黨雕塑
朝鮮勞動黨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執(zhí)政黨,成立于1945年10月10日,是朝鮮已故國家主席金日成以1926年朝鮮第一個共產主義革命組織“打倒帝國主義同盟”為基礎創(chuàng)建的。1949年6月,朝鮮半島南北的勞動黨合并成統(tǒng)一的朝鮮勞動黨,選舉金日成為委員長,并將朝鮮勞動黨建黨紀念日定為10月10日。
1980年通過的《朝鮮勞動黨章程》對黨的性質這樣規(guī)定:“朝鮮勞動黨是我國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的先鋒的和有組織的部隊,是在勞動群眾的的一切組織中最高形式的革命組織?!?/p>
朝鮮勞動黨黨章指出,勞動黨以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作為最高原則,初級目標是在朝鮮北部實現(xiàn)社會主義的完全勝利,在全國范圍內完成民族解放、人民民主革命的任務,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全社會主體思想化,建設共產主義社會。
朝鮮勞動黨委員長、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為朝鮮武裝力量最高統(tǒng)帥。體現(xiàn)了朝鮮勞動黨對朝鮮武裝力量擁有最高級別的絕對控制權。
組織結構
創(chuàng)黨初期,朝鮮勞動黨的黨員人數(shù)僅為4530人,現(xiàn)增加為300萬人。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兼任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為,武裝力量最高統(tǒng)帥。體現(xiàn)了該政黨對武裝力量擁有絕對的控制權。
朝鮮勞動黨中央組織機構有中央委員會、政治局、政務局、軍事委員會、檢閱委員會。地方組織機構是各道(直轄市)、市(區(qū))、郡的黨委員會。
中央委員會政治局職務 | 姓名 |
政治局常務委員 | 金正恩、金永南、黃炳誓、樸鳳柱、崔龍海 |
政治局委員 | 金正恩、金永南、黃炳誓、樸鳳柱、崔龍海、金己男、崔泰福、李洙墉、金平海、吳秀容、郭范基、金英哲、李萬建、楊亨燮、盧斗哲、樸永植、李明秀、金元弘、崔富一 |
政治局候補委員 | 金秀吉、金能五、樸泰成、李容浩、任哲雄、趙淵俊、李炳哲、奴光鐵、李永吉 |
中央委員會政務局職務 | 姓名 |
委員長 | 金正恩 |
副委員長 | 崔龍海、金己男、崔泰福、李洙墉、金平海、吳秀容、郭范基、金英哲、李萬建 |
中央軍事委員會職務 | 姓名 |
委員長 | 金正恩 |
委員 | 黃炳誓、樸鳳柱、樸永植、李明秀、金英哲、李萬建、金元弘、崔富一、金京玉、李永吉、徐洪燦 |
中央委員會部長金己男、李洙墉、金平海、吳秀容、金英哲、李萬建、李日煥、安正秀、李哲萬、崔相建、李永來、金正任、金仲協(xié)、金萬成、金勇洙。
中央委員會機關報《勞動新聞》總編輯:李英植
中央檢閱委員會職務 | 姓名 |
委員長 | 洪仁范 |
第一副委員長 | 鄭明鶴 |
副委員長 | 李得男 |
委員 | 金榮煥、金錦哲、金勇鮮、金明哲 |
群眾團體名稱 | 性質 |
祖國統(tǒng)一民主主義戰(zhàn)線 | 統(tǒng)戰(zhàn)組織 |
朝鮮職業(yè)總同盟 | 工人組織 |
朝鮮農業(yè)勞動者同盟 | 農民組織 |
朝鮮金日成金正日主義青年同盟 | 青年組織 |
展開表格代表大會

現(xiàn)任第一書記金正恩
黨代表會議是朝鮮勞動黨的一個獨特做法。按照《朝鮮勞動黨章程》,黨中央委員會可以在全國代表大會和下次全國代表大會之間召開黨代表會議,討論決定黨的路線、政策及人事等重要事項。由此可見,這種代表會議具有“臨時黨全國代表會議”的性質,其意義和作用不亞于正式的全國代表大會。在朝鮮勞動黨的歷史上,類似的代表會議過去只在1958年和1966年舉行過兩次。
朝鮮勞動黨第一次代表會議于1958年3月3日至7日舉行。此次代表會議總結了黨內反宗派主義斗爭的問題,進一步加強了以“黨的唯一思想體系”為基礎的黨的統(tǒng)一和團結。此外,會議還討論了經濟五年計劃的基本方向,提出了國民經濟發(fā)展目標和具體措施,強調在繼續(xù)發(fā)展重工業(yè)的同時,發(fā)展輕工業(yè)和農業(yè)。會議結束后,朝鮮勞動黨內“樹立和鞏固了以金日成同志為首的正確的馬列主義領導核心”。
朝鮮勞動黨第二次代表會議于1966年10月5日至10日舉行。會議主要分析了當時的國際形勢,闡明了朝鮮勞動黨對社會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fā)展的原則立場。會議提出了從政治、經濟、軍事上加速社會主義建設,強調要把加強國防力量、鞏固經濟基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抓起來,即: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并舉的戰(zhàn)略方針。
這兩次會議討論的問題雖不同,但都具有全局性、根本性。
朝鮮勞動黨2012年4月11日在平壤召開第四次代表會議,會議決定推舉金正恩為第一書記、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和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同時宣布擁戴已故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為永遠的總書記。
朝中社報稱,永遠擁戴朝鮮黨和人民的偉大領導者金正日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反映了全體黨員和人民的一致意愿。
報道還稱,朝鮮勞動黨第四次代表會議決定,遵循金正日同志的遺訓,推舉朝鮮黨和人民的最高領導者金正恩為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
當日出版的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發(fā)表社論強調,金正恩是朝鮮黨、軍隊、人民的最高領導者。社論呼吁全體軍民擁護金正恩的領導,將黨代會的召開作為鼓舞朝鮮人民,開創(chuàng)復興強盛全盛期的重要契機。
朝鮮勞動黨中央2月下旬公布4月中旬召開勞動黨第四次代表會議的決定。金正恩當選朝鮮勞動黨代表會議代表。

大會盛況
這是朝鮮勞動黨歷史上第四次代表會議,第一次和第二次代表會議分別在1958年和1966年舉行。在2010年9月28日舉行的第三次代表會議上,金正日被推選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當選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會議還選舉產生了朝鮮勞動黨最高領導機構。根據(jù)《朝鮮勞動黨章程》,黨中央委員會可在兩次全國代表大會之間召開黨代表會議,討論決定黨的路線、政策及人事等重要事項。參加黨代表會議的代表由下一級黨組織代表會選出。1980年朝鮮勞動黨舉行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后,迄今未舉行第七次代表大會。
朝鮮勞動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推遲至2016年10月10日建黨日舉行。
朝鮮勞動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于平壤時間2016年5月6日早9點在4.25文化會館盛大召開,街頭掛滿黨旗。此次黨代會約有3000人參加。報道還稱,受朝鮮政府的邀請,數(shù)百名外國媒體記者將見證此次黨代會的盛況。報道稱:“干干凈凈的平壤街道上,有數(shù)千名身穿正式服裝的朝鮮人民在進行慶祝游行和舞蹈編排。”“這是朝鮮時隔36年來舉行的最大規(guī)模的政治會議。
歷屆會議
全國代表大會次數(shù) | 召開時間 |
第一次 | 1946年8月28日--8月30日 |
第二次 | 1948年3月27日--3月30日 |
第三次 | 1956年4月23日--4月29日 |
第四次 | 1961年9月11日--9月18日 |
展開表格黨代表會議次數(shù) | 召開時間 |
第一次 | 1958年3月3日--3月6日 |
第二次 | 1966年10月5日--10月12日 |
第三次 | 2010年年9月28日 |
第四次 | 2012年4月11日 |
歷任最高領導人
中央責任書記
金日成:1945年10月10日--1949年6月30日
中央委員會委員長
金日成:1949年6月30日--1966年10月12日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金日成:1966年10月12日--1994年7月8日
金正日:1997年10月8日--2011年12月17日
第一書記
金正恩:2012年4月11日--2016年5月9日
委員長
金正恩:2016年5月9日--至今
總書記
金正恩:2021年1月10日至今[3]
黨旗釋義

黨旗
朝鮮勞動黨黨旗上的錘子代表工人,鋤頭代表農民,中間是代表知識分子的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