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私營電影制片機構。成立于1917年春。最初是商務印書館業(yè)務科的一個部門。由印刷所照像部負責拍攝工作。以傳播資產階級文化和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教育觀點為制片方針。主要攝制“風景”、“時事”、“教育”、“新劇”、“古劇” 5大類短片。教育片如《盲童教育》、《技擊大觀》、《養(yǎng)真幼稚園》,風景片如《長江名勝》、《浙江潮》、《南京名勝》,時事片如《第五次遠東運動會》等。

特別是前三種,制作態(tài)度比較嚴肅,體現了電影為教育服務的方向,與帝國主義商人來華拍攝的獵奇、辱華影片迥然不同。

中文名

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

成立時間

1917年

機構屬性

中國私營電影制片機構

拼音

shāng wù yìn shū guǎn huó dòng yǐng xì bù

相關作品

《盲童教育》、《技擊大觀》、《養(yǎng)真幼稚園》

代表作品

《盲童教育》、《技擊大觀》、《養(yǎng)真幼稚園》,風景片如《長江名勝》、《浙江潮》、《南京名勝》

詳細信息

中國私營電影制片機構。成立于1917年春。最初是商務印書館業(yè)務科的一個部門。由印刷所照像部負責拍攝工作。以傳播資產階級文化和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教 育觀點為制片方針。主要攝制“風景”、“時事”、“教育”、“新劇”、“古劇” 5大類短片。教育片如《盲童教育》、《技擊大觀》、《養(yǎng)真幼稚園》,風景片如《長江名勝》、《浙江潮》、《南京名勝》,時事片如《第五次遠東運動會》等。內容比較嚴肅,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資產階級啟蒙主義的教育效果。

1920年出品的“古劇”片《春香鬧學》、《天女散花》記錄了梅蘭芳的早期表演藝術?!靶聞 逼纭端篮觅€》、《柴房女》、《猛回頭》、《得頭彩》等多以滑稽打鬧、宣揚封建道德的“警世”內容為主。由《聊齋志異》中《嶗山道士》改編的影片《清虛夢》中有人走入墻壁、物體自己移動、水缸破而復原等簡單的特技攝影,是我國第一部運用特技攝影的影片。

從1920年起,逐步擴大技術設備。自建攝影棚,制定攝制組織機構和規(guī)章制度,并經營發(fā)行放映,租售影片器材、代制影片等業(yè)務。在中國最早實行自制自銷的電影經營方式。

1922年,根據《鄭元和落難唱道情》改編的電影《蓮花落》曾由美國開發(fā)影片公司出6000美金購買,在美國放映兩天,是最早在美國公映的一部中國影片。

由于經濟效益并不理想,經商務印書館董事會幾次開會,于1926年改組為國光影片公司。僅拍攝了《上?;ā?、《不如歸》等5部影片后,由于營業(yè)虧損,于1927年3月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