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20個細節(jié)》是2007年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德勝。

中文名

道德教育的20個細節(jié)

作者

高德勝

類別

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論/教師用書>教育理論/教育主張

定價

未知

語言

簡體中文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開本

32開

出版時間

2007年11月1日

裝幀

平裝

版次

1

ISBN

7561756755

基本信息

作者

:高德勝著

ISBN

:10位[7561756755]13位[9787561756751]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7-11-1

內(nèi)容提要

寫完本書的最后一章,騎車一口氣來到秦淮河入江口,靜靜地看著江河匯流,心中既輕松又感慨。這是個人第三本專著,與前兩本寫作時的艱難相比,這本書要容易得多。秦淮河歡快地游入長江,得益于這幾年南京在外秦淮河治理上所下的功夫:疏通河道、整堤修岸、植樹種花……這本書寫得如此快意,同樣得益于這幾年我在研究和生活上得到的提升:結(jié)束了身心的四處漂泊,堅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從讀書和研究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幸福……正是這些進步和提升,才保證了自己的“小河水”也能夠歡暢、順利地游入學術(shù)研究的宏大江河!

想當年自己曾以文才自許,十幾年的學術(shù)論文寫作生涯將這些所謂的文才都消磨掉了。不僅如此,漸漸也有學生“真情流露”,說我的文章雖然“深刻”,但也有讀不懂的時候。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因為在我看來,文章就是寫給人看的,如果別人讀不懂,那還寫它做甚?后來反思,之所以有讀不懂的現(xiàn)象,既有我表達的問題,也有讀者對主題不感興趣的問題。語言表達我可以盡可能簡單直接,但主題選擇就沒辦法了。幾年來,我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理論創(chuàng)新上,竭盡全力拓展道德教育研究的新領(lǐng)域,觸及了一些別人沒有碰過的話題,有點樂在其中,沾沾自喜。甚至想,看不懂的說法,主要是一種托辭,是你不感興趣、不愿意讀下去。

這樣想著,思想上也就放下了。2005年,田家炳基金會籌劃“二十一世紀學校德育發(fā)展路向”教育研討會,向全國有田家炳先生資助的師范院校征集論文,要求一校一篇,且必須是面向中小學實際的。仰慕田老先生對教育的熱情和無私捐助,思量再三,將自己幾年來跟順恩師魯潔教授在小學開發(fā)課程的見聞和思考草成“學校日常教育行為的道德審視”一文。沒想到,這篇匆忙之間寫出的不合學術(shù)論文規(guī)范的小文能得到南京師范大學教科院的初選推薦并在當年北京召開的大會上獲獎,且反響很好。一些基層學校覺得文章說到了學校的現(xiàn)實問題,很有針對性,所以熱情邀請我前去講座。幾年來,就這一題目,我在江蘇、山東、河南、浙江等地與一線教師有過面對面的交流,獲得了很多共鳴和支持,當然,也有批評,促使我對這一問題的思考慢慢深入。

但能否將這些思考寫成一本書,我始終沒有把握。由于沉浸于理論話題太久了,我始終對太面向?qū)嶋H的題目有“偏見”,覺得寫不出深度。博士后出站以后,“生活德育論”的研究暫時告一段落,我又一次面臨著重新選擇課題的難關(guān)。做研究的,最怕沒有好題目可做。經(jīng)過苦苦思索,頭腦中的想法漸漸清晰:生活德育論還可以朝兩個方向繼續(xù)做下去,一個方向是理論的,重點研究時代生活,研究道德教育的時代遭遇;一個方向是研究實際問題,研究生活德育在學校微觀生活中的運用。正是在這種想法的指導,我以“細節(jié)與德育——學校日常教育行為的道德審視”為題申報了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的課題并獲得立項。

從此,這個課題正式列上了自己的工作日程,但幾年來研究的重點依然是“道德教育的時代遭遇”這一理論題目。感謝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的曹利群編輯,是她慧眼識“珠”,在知道我在做這一題目之后,表達了樂于出版之美意,并一再督促我盡快交稿。出版合同簽訂之后,我才真正意識到任務(wù)的緊迫性,因為在我眼里,合同不是鬧著玩的,那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東西,所以才真正下定決心,放下手頭所有其它的任務(wù),全心投入到這個課題的研究之中。一年多來,一個細節(jié)一個細節(jié)的思考,雖然中間也有困難,“愁“白了不少頭發(fā),但攻克難關(guān)的快樂更多。

本書中的文字和內(nèi)容雖然簡單,但我自己最明白,沒有這么多年的積累,是根本寫不出來的。積累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讀書,一是對現(xiàn)實的考察。我等“書房動物”,讀書是本份。對現(xiàn)實的考察得益于幾年來跟隨恩師魯潔教授在小學德育課程的開發(fā)過程中對小學實際的較為深入的“閱讀”。記得從2001年開始,魯老師帶著我們一幫人,每月都會深入到小學課堂,與老師、學生交流,本書中的一些想法,都是那時萌發(fā)的。

在個人博客上,我自許為“書房動物”。作為“書房動物”,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精神自由,最大的劣勢是寂寞孤獨。好在有妻兒的親情撫慰,記得寫《生活德育論》時兒子高于剛剛出生,寫這本書的時候他已經(jīng)5歲。兒子對我的書房充滿好奇,一有機會就會鉆進來探究、“旅游”一番,他不知道,這正是我最好的休息時刻。好在有了網(wǎng)絡(luò),可以與眾網(wǎng)友跨越時空進行交流。本書的部分段落在我的博客上登載過,很多網(wǎng)友給予過鼓勵和支持,謝謝你們!

停泊不是船的使命,又要起航了……

編輯推薦

小細節(jié),大問題。最有力的得與失提高學校生活的道德質(zhì)量,尊重,“從口做起”。學校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影響遠遠大于轟轟烈烈的專門活動,怎樣看待時間,反映的是學校怎樣對待學生,空間不是沉默不語的,空間會說話,德育評價:“只問耕耘,不問收獲”。讓法律為學生服務(wù)。

作者簡介

高德勝,2001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獲教育學博士學位;2003年從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后流動站出站?,F(xiàn)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

以道德教育為主題研究方向,兼及教育基本原理。先后在《教育研究》、TheJournalofMoralEducation等國內(nèi)外核心期刊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現(xiàn)代德育困境研究》、《生活德育論》。參考與小學德育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發(fā),主持編寫國家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初中《思想品德》,主持或參考多項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課題。

目錄

細節(jié)1行隊禮——論教師不禮貌行為的教育效應(yīng)

細節(jié)2“口頭禪”——語言倭化的道德后果

細節(jié)3“大眼睛”——論教室的“監(jiān)獄化”及其后果

細節(jié)4批改日記——論批改日記的道德影響

細節(jié)5別人發(fā)言我舉手——對競爭性學習觀的審視

細節(jié)6不準女生留長發(fā)——論道德教育中的僭越現(xiàn)象

細節(jié)7“不要與陌生說話”——論學校對陌生人危險的夸大

細節(jié)8不能打110——學校作為群體的自私行為及其道德后果

細節(jié)9快班慢班——快慢分班的道德問題分析

細節(jié)10強制就餐——不要讓食堂成為學校的道德污點

細節(jié)11倒計時——學校時間觀念分析

細節(jié)12教學樓里沒廁所——論空間的德育意義

細節(jié)13“小紅花”——論獎勵的濫用及其副作用

細節(jié)14公開課——論公開課的道德影響

細節(jié)15衛(wèi)生評比——對衛(wèi)生評比道德性的分析

細節(jié)16女生學不好理科?——論教育中的性別偏見

細節(jié)17品德能量化嗎?——對德育課考試的疑問

細節(jié)18背條文——論法律教育的轉(zhuǎn)向

細節(jié)19網(wǎng)絡(luò)德育?——關(guān)于網(wǎng)絡(luò)與教育的對話

細節(jié)20“5+2=0”?——論學校不可推卸的道德教育責任

結(jié)論

附錄:道德學習在生活中是如何發(fā)生的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