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板,漢語詞語,拼音為yāo bǎn,意思是人的腰和背。多就姿勢而言。出處《兒女英雄傳》、《茶館》等。

中文名

腰板

拼音

yāo bǎn

出處

《兒女英雄傳》、《茶館》等

釋義

人的腰和背、借指心胸氣概等

詞性

名詞

解釋

人的腰和背。多就姿勢而言

正文

詞目:

腰板

拼音:

yāo bǎn[1]

基本解釋

1. 人的腰和背。多就姿勢而言。亦借指體格。

《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她走起來大半是揚(yáng)著箇臉兒,振著箇胸脯兒,挺著箇腰板兒走。”趙樹理 《老定額》:“林忠 畢竟年紀(jì)大了一點(diǎn),挑了兩遭覺著腰板有點(diǎn)不對勁?!比纾核m然快七十歲了,腰板倒還挺硬朗的。

2. 借指心胸氣概。

老舍 《茶館》第三幕:“小伙子,挺起腰板來,去掙碗干凈飯吃,不好嗎?”柯靈 《香雪?!つ概c女》:“咱們什么苦沒吃過?直起腰板過幾天,您怎么就忘了本?”

3. 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的一種節(jié)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