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命名者及時間】Malherbe, 1845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屬、煤山雀

物種概述

煤山雀突尼斯亞種是一種棲息于針葉林的小型鳴禽,體長約11厘,喙短鈍,略呈錐狀;鼻孔略被羽覆蓋;翅短圓;尾適中,方形或稍圓形;腿、腳健壯,爪鈍。羽松軟。頭頂、頸側(cè)、喉及上胸黑色。翼上具兩道白色翼斑以及頸背部的大塊白斑。背灰色或橄欖灰色,白色的腹部或有或無皮黃色。具尖狀的黑色冠羽。雌雄羽色相似。主要棲息于海拔3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麓地帶的次生闊葉林、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也出沒于竹林、人工林和針葉林,冬季有時也到山麓腳下和鄰近平原地帶的小樹叢和灌木叢活動和覓食。性活躍,常在枝頭跳躍,在樹皮上剝啄昆蟲,或在樹間作短距離飛行。非繁殖期喜集群。在樹洞或巖縫中筑巢,每窩產(chǎn)卵5~12枚,由雌鳥孵化約12天,雙親育雛約3周。

分布范圍

分布于阿爾及利亞北部和突尼斯西北部。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