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校求婚》是俄國畫家巴維爾·安德烈耶維奇·費多托夫于1848年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繪畫作品,現(xiàn)藏于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

中文名

少校求婚

作者

巴維爾·安德烈耶維奇·費多托夫

創(chuàng)作時期

1848年

收藏地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

規(guī)格

58.3cmx75.4cm

作品簡介

《少校求婚》是俄國十九世紀杰出的風俗畫家、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費多托夫的諷刺性風俗畫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這件作品以小見大地觸及到了當時俄國社會的一個本質性問題,即由于彼得大帝的改革,使長期處于落后狀態(tài)的俄國經濟開始有了發(fā)展?!渡傩G蠡椤愤@幅畫揭示了這個時代的特征---新興資產階級暴發(fā)戶和官僚相互勾結主宰著俄國的一切,他們一個有錢,一個有權,揭示了當時的社會背景19世紀的沙皇俄國處在一個社會變革的時代,反動的官僚權勢在握,但手中沒錢,而新興的資產階級暴發(fā)戶則相反,是有錢而沒權,這兩個階級的相互勾結將形成一股勢力,主宰著俄國的一切,這就是現(xiàn)實。

費多托夫這一幅《少校求婚》即揭示了這個時代的本質特征。有權的沙俄少校軍官,在媒婆的引導下來到暴發(fā)戶商人家求婚,很顯然這是一門互相利用、互相勾結、狼狽為奸的聯(lián)姻,是一幕表面是喜劇實為悲劇的場面。神氣十足、裝腔作勢的少校正臨門外,畫家著意描繪室內發(fā)生的瞬間情景:作為新興資產階級代表——商人懷著難以明言的心態(tài)等著少校,傭人們交頭接耳地議論這樁婚姻的是非,母親拖著害羞的女兒,顯得無可奈何。

畫面主體形象是女兒,一個情竇初開的姑娘,期盼著美滿姻緣,在求婚者到來之際,內心充滿緊張和幸福之感,少女的羞澀,本能地欲避又止,慌亂中將手帕掉落在地上,這些心理細節(jié)刻畫,十分真切生動,是一幕舞臺劇畫面。

畫家很注意通過環(huán)境描繪表現(xiàn)人物,商人客廳擺設顯得富有而格調不高,傭人在桌上擺放的粗陋食品,表明商人的小氣吝嗇。畫家創(chuàng)造了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費多托夫的人物造型極富表現(xiàn)力,他通過人物的姿勢、面部表情、衣著和環(huán)境道具的描繪,深刻地揭示作品的社會意義,他的畫具有豐富的文學性。由于他的作品揭露社會的丑惡現(xiàn)象,所以沒有人愿望購買,但它是一個時代精神的縮影。

作品賞析

這幅象舞臺戲劇場面的繪畫作品,以貴族少校的突然登門,引起商人一家不知所措這一戲劇性情節(jié)展現(xiàn)給你。畫面分三組人物及其三個細節(jié):門口,身穿軍服、腰佩軍刀、一臉傲氣的少校由媒婆帶領來到富商家,他不失高貴地站在客廳里,捻著胡須,一副貴族派頭。從他那裝腔作勢的神態(tài)中,我們可以窺見他的心底看不起商人,然而他壓抑不了對金錢的渴望和貪婪,他不得不屈尊向沒有社會地位但很有錢的商人攀親。媒婆進門通報,老商人得知后激動萬分,他邊扣衣服邊往外走,要迎接這位未來的姑爺。從他那似乎低頭彎腰的奴相,不難看出商人想依附貴族、高攀權勢的暴發(fā)戶嘴臉。第二組人物是商人的老婆和他的女兒。知道少校上門,商人的女兒驚慌之中丟掉了手帕,轉身要躲進自己的閨房,她那矯揉造作的姿態(tài)被刻畫得入木三分。商人的老婆一把拉住她,嘴里似乎嘟囔著,不讓她離開。雖然商人的老婆穿著華貴,但那衣服的色彩和她那粗魯?shù)膭幼骱翢o保留地流露出極差的修養(yǎng)。這組人物刻畫得最為成功,尤其是小姐的玫瑰色裙子的色彩、故作羞態(tài)的神情和轉身欲走的動態(tài),達到了完滿的程度。

第三組人物是左邊的幾個傭人,她們忙著準備招待客人,同時又在議論著什么,這也給畫面增添了戲劇的效果。室內的陳設是典型的俄國富商家庭布置,貴重的大吊燈、墻壁上的肖像畫、天花板上俗氣的飾紋等無不反映出畫家對生活的了解和認真,體現(xiàn)了畫家的觀察力和描繪復雜生活情節(jié)的能力,以及寓以辛辣的諷刺于這種描繪之中的犀利的思想和藝術語言。費多托夫在貧困中逝世,年僅37歲。

作者簡介

巴維爾·安德烈耶維奇·費多托夫(1815—1852),俄國19世紀上半期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畫家。出生于莫斯科九品文官的家庭,11歲時考入第一陸軍學校,后在圣彼得堡芬蘭團隊的禁衛(wèi)軍中服役,由于酷愛繪畫,在29歲時入美術學院夜校學習。38歲退伍。之后進入美術學院接受正規(guī)訓練,師從于布留洛夫,起初他想成為一位戰(zhàn)爭畫家,后來卻成了一位諷刺風俗畫家。